设为主页   |   加入收藏 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  

返回>>媒体聚焦

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】郑州 贸易取远求近 “借东风”示范起跑弯道超车

发布日期:2015-06-24 00:41:24 来源:河南保税集团

  编者按:6月22日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栏目头条播出郑州E贸易发展情况:借力郑州航空港、郑欧班列开辟出的全球快速立体物流链,不沿边、不靠海的郑州,依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——E贸易,内陆起跑、买卖全球,在移动互联技术重构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,开始了弯道超车。本报今日予以编发。

  海外网上购物模式小红书始终有一个梦想,就是把海外网购变得和国内城市一样便捷,但跛脚的国际送达能力终究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。郑州E贸易的开启,终于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了真正的“蓝图”。

 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说:“我们一个采取的是备货模式,等于把货物提前从国外进口到保税物流中心,消费者下单以后,基本上可以50个小时内实现全国派送,对于本地市民来讲,尽量可以实现3~6个小时内的同城派送。对于从境外直购的产品,也就是集货模式,现在可以初步达到从境外到国内消费者手中全城7天的派送。”

  把国外商品仓库搬迁到家门口,缩短时间不说,又给消费者省了钱。不到半年,小红书的用户量上升了40%。可好日子刚开了头,棘手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了。

  小红书(行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)副总经理曾秀莲说,消费者订购的很多产品,以前都是国内从来没有销售过的,加上存在着商品品名翻译的一些问题,如果在国内的一些网站查询不到销售信息,这些产品就不能录入海关的申报系统,然后这个货就进不来。

  跨境电商“海购妈妈”总经理韩丙飞说,婴幼儿奶粉销售,生产时间非常敏感,在保证产品质量新鲜的情况下,只能多批次进货,但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验要求,每进一批货,都需要做全项目检测,这样就导致批次越多、产品成本就越高。

  “小红书们”频频遇到的 “乌龙事件”, 让徐平坐不住了:“天上掉不下馅饼来,要人家企业来这儿安营扎寨只许诺空头支票不行,真正要实现企业落地,它的核心观念就是优质服务,优质服务最核心的观念就是通关服务的便利化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,就很难实现企业受益、消费者获益,所以这个是核心问题。”

  她带上企业的意见,找到海关和国检、国税部门,没想到几个部门一拍即合,碰撞出扩展海关商品备案目录、创新分类通关管理、协商设立保证人等一揽子计划。

  接下来的“组合拳”更让“小红书们”确信自己选的道儿没错。郑州E贸易在全国率先利用保税政策解决清关难、退税难、阳光结汇难等三难问题;在全国率先实现 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通关服务;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关、检验检疫、企业端互通互联。

  对此,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永刚说,就是把所有市场能做的全都交给市场来做,政府主要就是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。周边各省市的产业都处在一个转型升级,所谓“弯道超车”的一个关键点,谁能先行先试找出一个方法来平稳超车,就能够取得先机。

  小红书找对了大树好乘凉,富士康、中兴、京东商城等400余家行业主力的悉数登场图的则是互联网、运输网、生产网络结合后带来的大市场。

  与“一带一路”的意愿不谋而合,早在3年前,郑州市就开始买卖全球的探索。从科技生产到现代物流,从货物贸易到临空产业,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量正在释放。落户郑州的国家首个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去年创造产值超过400亿元,货运增速年年排名全国第一;郑欧班列一周两班,揽货能力覆盖周边1500公里,甚至到了日本、韩国,重新把万里丝路变成了一条黄金通道。

 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说:“现在世界每生产8部手机里就有一部来自河南郑州,可以说河南已经从原先的‘大进大出’正向‘优进优出’转变,通过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凸显出河南的价值。”

  与郑州航空港、郑欧班列跨界混搭两年,郑州E贸易最大的收益是:进口申报单从一年不到一百万单到一个月一百万单,再到一天一百万单,不过最惹眼的还数今年一季度,它们三个联手撬起了河南1000亿元的进出口市场,领跑中西部。

 

工商网管